第一章 人间不需要值得,但生活需要(2)

留学救不了内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卷”这个东西成了一种全民共识,甚至变成了一种生活常态,创业卷,职场卷,父母卷,学生卷,甚至连幼儿园都卷。

从幼儿园开始,就为上最好的小学做准备;上了小学,为上最好的初中做准备;上初中,为上最好的高中做准备;上高中,为上最好的大学做准备;上了大学,为找到最好的工作做准备;到了职场,比谁更能加班,更能不上厕所。这都卷到大肠去了。

赢在起跑线上居然还有这种解释。

喝鸡汤,打鸡血,从小卷到大,一个鸡娃闭环由此形成,焦虑感爆表。导致的现象就是,孩子生理苦,家长心理苦。

谁都不想卷,但又不敢不卷。于是很多家长开始想办法让孩子逃离这个卷的环境,用留学镀金,让孩子弯道超车,在国外享受快乐教育,回国还能依靠学历增加竞争力,由此逃避鸡娃卷狼之路。于是从二十年前开始,留学就是一个热度不减的话题。

用留学逃避卷,本质是希望孩子通过留学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能够不用那么卷,而学成长大之后,进入职场,面对其他卷出来的同龄人,依然有不输给他们,甚至比他们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但很可惜,留学,或者说现在的留学做不到这一点。留学救不了卷。

首先留学本身就是一种卷。

先从家长开始卷起。相比正常的国内教育,留学的费用是高出很多的,特别是对于许多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留学的费用可以说是天价,甚至有家庭需要通过卖房这种极限方式来供孩子出国留学。

对于这些家庭而言,留学不过是把卷的学习压力转变成经济压力,再把这种经济压力从子女身上转移到父母身上,而许多父母因为这种经济压力也不得不更卷。当你不卷的时候,常常是因为有人在替你卷。

而更惨的是,很多年轻人家里卖了房,出国留学回来工作好几年发现靠自己工作买房遥遥无期,还不如留着房子正常上学工作。再一看当初的房价,心态就不稳了,国外学历看着也不光鲜了。

其次,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经济变好,有条件留学的人数开始暴涨。

人一多,就自然卷。

前段时间因为“袋鼠国”和“漂亮国”的一系列操作,其留学申请锐减,换来的另一个结果是英国的留学申请暴涨。所以说,同行不一定都是冤家,也可能是恩人。

然后大家就尴尬了——我来到这传说中的应许之地,就是来享受快乐教育的,结果发现过来这边的老乡也卷,那我能怎么办?我只能跟着卷了。

而且这卷的难度还完全不一样,国内卷,你背书做题就行了;国外卷,不仅要你自主学习,还要你独立思考,更要你做出新意。不只卷得有难度,还要卷得有创意。

再说了,都是卷,留学就一定比在国内卷好吗?

许多学生在不适应外国环境的情况下,你让他们选,他们情愿在国内卷都不愿意在国外过什么快乐生活。

我以前有个朋友,高中的时候就被家里送去加拿大留学,从国内这种遍地是人、出门就能玩儿的地方,再到加拿大那种地广人稀、熊都比人多的地方,一对比,国内就是天堂。放假回国一趟,死乞白赖不肯走,抱着他爹大腿说资本主义根本不行,小龙虾和烧烤摊才是永恒的正义。

与此同时,出国留学自身能够提供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地被弱化。竞争力的弱化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外国学历的含金量在下降,另一方面在于留学生跟国内竞争者相比竞争力的不足。

外国学历含金量的下降是跟以往的对比。在信息不发达的以前,出于慕强心理,国内市场对外国学历充斥着盲目的迷信,同时由于难以分辨学校、专业的好坏,外国学历对国内大部分普通学历都有着强大的竞争优势。但现在,随着留学生的增多,留学生开始不再吃香,同时随着信息的发达,信息差开始被消除。

这年头,企业也很现实,企业的HR(人力资源)也很真实。你到底是考出去的,还是去镀金的,稍微百度下都能弄清楚,谁不知道英国热门是因为其硕士只要读一年半?信息技术的发达让信息变得透明,现在很难再拿着一个国外学历去诓人。

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大学教的东西不一定和市场挂钩,留学生学的东西往往更加脱节,脱节到国外去了。国内现在要的员工,大部分要能加班,要能造,要熟悉国内环境,要进了公司门就能上手开始卷,要的是性价比。

这时候,留学生和国内学生、员工相比,他们缺乏性价比。

留学生最差的就是性价比。他们留学多年学会了喝酒聊天泡夜店,还有说话的时候加一两个英文单词的习惯。这些当然不是坏事儿,但是企业招人看性价比的时候,这些和国内卷狼比起来都是弱势。

甚至像法学、会计这种专业,国内外法系、金融结算体系都不一样,回来从头练习,开局一证书,装备全靠打。

这样的人如果招进来必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他适应市场环境,让他学习、成长。可问题是我是招你来工作的,不是招你来学习的,别跟我扯什么“我很愿意学习”,我又不是开补习班的,你又不交学费。

作为一个上司,我必然不可能会招一个比我还不能卷,同时还要一直教他做事的下属。我虽然不喜欢被人教做事,但我也不喜欢天天教人做事。

留学生真的那么差吗?准确地说,留学生并不差。留学生里卷王也很多,但这些人牛不是因为留学牛,人家不留学,也是一样牛。

是人强,不是留学强。留学跟个人因素相比,还是个人因素占比更大一些。

通过出国留学逃避卷的方式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留学后赖在原地不走,直接卷进国外大厂,或者进入外企中国分部,避开国内的就业竞争。

但这条路,也是卷之路呀。现在国外大厂也开始卷了,面对市场竞争,面对国内互联网的步步紧逼,外国企业已经开始卷了起来,不卷打不过别人,一旦卷起来就回不去了。

你看,绕了一圈,不还是卷回来了吗?

用留学来逃避内卷,说到底只是一种短暂的逃避,这种行为没有触碰到卷的本质。无法触碰本质,那必然无法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卷的本质是什么?是资源有限,是分配机制有限,但每个人的欲望无限。

有欲望必然会增加对欲望的索取,而资源总量有限,无法满足每个人,因此恶性竞争就开始出现,内耗由此形成。

很多人光说国内卷,准确地说,国外也一样卷。你想在国外当个医生,当个律师,进个华尔街,做点学术,你看看卷不卷。

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卷就是不可逆的。除非你像哆啦A梦那样,制造出一个资源无限、随时分配的异世界,否则卷就是无法逃避的。

你在国内,在国外,都是一样的。甚至如果在国外留不下,得回来,可能会更痛苦。当然,留在国外也不能百分百解决问题。就像现在,波兰的程序员们还在控诉着公司加班没有人权。他们一边做着控诉赛博朋克的游戏,一边享受着赛博朋克的加班。

初见不知画中意,再见已是画中人。真正解决卷的问题,可能只能是放弃欲望了。

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享受无聊,给生活留一些空白

1

最近我玩游戏、刷视频的时候,获得的快感越来越短暂了,甚至感到了厌倦。

这不太正常,因为这些内容是无数最聪明的脑袋耗尽了头发所发明出来的。

它们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让我摆脱无聊。

过去我一直非常享受这种刺激和有趣,甚至于沉迷。

但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有趣的东西太多,吸引我点开的内容也太多了。即使我天天看,一天24小时去看,也必然要错过很多很多信息。

这让我时刻感到焦虑。快乐到让人感到焦虑,这真的很奇怪。

而更大的问题是,在这个有趣的世界里,我发现我竟然不能再选择无趣了。

我被有趣的生活给捉住了。

有趣的事物和新闻围绕着我,我失去了无聊的机会,只能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去摄入这些信息,就算吃饱了、吃撑了,也选不中页面上的那个“×”。

2

事情的起源并不复杂,在流量越来越贵的年代,每一家公司都期望把用户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毕竟你手机里有那么多的App,翻到一次它们的牌子不容易,肯定要努力给你整最好的活儿。

于是用户会逐渐产生一种感觉。

我不是玩App,我是在被App玩。

而对于公司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了能留住用户,必须竭尽全力。

每次页面出现bug(漏洞),程序员都要“祭天”,就是因为哪怕只是让用户少上一秒钟,都是大把大把流量的损失。

也就是大把的钱的损失。

相信我,没有人喜欢丢钱的感觉。

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平台鼓励内容创作者生产更抓人、更劲爆、更标题党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让用户变得更累、更疲惫的同时,也在大幅提高用户的阈值。

他们天天琢磨怎么才能让你感动,怎么才能让你愤怒,怎么才能让你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发现了吗,就连“哈”这个字,都开始卷了。

打两个“哈”好像是骂人一样,起码得五个八个才像是快乐。

互联网公司的关键是,它们做得很成功,很多东西真的很有趣。

有趣到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无意识地在桌子上乱滑,等我发现自己的手在乱动的时候我特别害怕,我都觉得我可能是被外星人附体了。

当然,控制我的并不是外星人,而是我正在对生活失去掌控。

3

这段时间我特别沉迷于一件非常魔幻的事情——看人写作业。

对,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看学生直播写作业。

这是一个特别无聊的事情,但是我在看这些无聊的东西的时候,我找回了那种轻松自然的感觉,特别能平静下来,因为真的无聊。

因为无聊,所以我不用担心错过什么精彩瞬间,反正就算我现在去跑一个马拉松回来他也还是在写作业。

我可以随便分心,随便干一些我平时没时间干的事情,我甚至开始泡茶养养生了。

看一部全程无尿点的电影固然很爽,但一部全是尿点的电影,其实才是最轻松的,因为你可以掌控它。

B站上有很多UP主在直播自习,内容很简单。一个UP主,叫苏静恒,是个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她直播间的主要内容,就是上自习、写作业、刷题。

就这么无聊的一个直播内容,但是有二十多万人关注了她,每天等她上直播,围观她自习。几十万人在围观。

甚至在互联网的另一头,那些观众看着看着,因为实在太无聊了,他们甚至会开始写作业或者工作。

没有过多的娱乐元素,没有强烈的刺激,没有处心积虑地调动你的情绪的设计,一切都是生活的、自然的,也是无聊的。

但是就是在这个无聊的直播间里,有那么多人一起在看一个普通女孩安静地做题,并且陪她一起做题。

没有音乐,没有闲聊,只有笔尖触碰纸面发出的沙沙声。

UP主在写作业,可能观众也在写作业,大家都很无聊,但摆脱了有趣的束缚。

因为我们忽然意识到无聊背后,藏着一种真正的价值。

生活的本质,其实是返璞归真。

享受无聊,才是人生的高潮所在。

4

承认生活的无聊,并且真实地展现它,这是有价值的。

就像看人自习。在这个娱乐资源爆炸多的年代,任何人都可以肆意地娱乐自己,可以用很多种方式去寻求刺激,但是当你只是想无聊一下的时候,或许你能去的地方并不多。

在B站,无聊可以生存,可以有这样一个UP主,只做自习这一件事,即使这件事情本身非常地无聊。

在这个直播间里,画面的变化可能只有她翻动书页,甚至有时遇到一道难题,她要思考很久,这个时候画面就仿佛是卡顿了一般陷入静止。

就跟我小的时候看别人打街机一样,其实我最想看的是他升级通关换地图。

但是有的时候这个直播间的时间就卡在了那里,她可能就一直在做那道题。

比无聊还要更无聊的就是遇到难题的时候。

我会一直在那里等画面发生变化,甚至我还会去研究这道题,帮她解题。

在这个直播的几个小时里,我可能什么都没有收获,就只看到她不停地在写东西,还浪费了时间。

但我很知足。

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其实是很平静的,尤其是在我知道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这个直播间里浪费时间的时候,我就变得特别心安理得。

这件事情其实真的很奇怪,浪费时间这么无聊的事情,原来也可以这么爽。

想什么时候终止就什么时候终止,想什么时候开始就什么时候开始。

无聊的本质,就是你对自己时间和生活的掌控,而我们最缺的,恰恰是这种掌控。

当你无法随时进入一种无聊的状态的时候,其实你的生活就是在走向失控。

你曾经以为你是自由的,但是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是不自由的。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

是你可以随意无聊,也可以随意刺激,没有人逼你,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掌控你的时间。

自由是拒绝的权利。

5

无聊的东西,在这个信息过载的年代,其实是特别吸引人的。

因为有趣是精心设计的,而无聊的东西却是对生活如实的反映。

我们看那个女孩UP自习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在感受真实的人生。

当我在B站看那些生活区视频的时候,我究竟在看什么?

我觉得自己在参与他们的生活。

甚至更进一步,我在看他们的人生的时候,同时也在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我自己的人生。

其实生活区可能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是当它变成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UP主的时候,我们又会发现,其实无论他们UP什么内容,最后的本质,都是一个个普通人。

乍一看,他们各不相同,可能是在直播自习,可能是在视频里分享今天的美食,是在展现自己平时的穿搭。

但其实无论你是在为考研做准备而努力写题目,还是为今天的午饭吃什么、今天要穿什么衣服出门而纠结,这些都是普通人会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平凡也非常真实的生活经历。

这些都是生活,而且是普通人的生活。

就好比说徐大sao,很多读者都知道,我一直都很喜欢大sao,经常看大sao的视频下饭。

他的视频其实真的很朴实,没有太多在构图上的考虑,没有频繁丰富的剪辑,也很少用什么花哨的手法和转场。

可能一个视频从始至终,都是用那些最基础的东西组成的,就连吃的东西也不会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一些家常菜,有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香喷喷的大鸡腿。

我们为什么喜欢徐大sao,其实也是一个很迷惑的事情,因为平心而论,和很多专业的吃播相比,大sao的视频是挺无聊的。

在视频里他没有很浮夸的表演,而他这人本身也没有长得很帅,甚至都没有长得很丑。

他就是一个普通人,用普通的速度和方式吃普通的食物,唯一不同的就是饭量和蒜量比较大。

这种普通其实才是最不普通的。

6

在B站的生活区,其实有大量这样“无聊”的UP主,他们忠实地记录着他们的生活。

甚至这样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果你静下心来,仔细看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把你生活中的某一段给截取出来,你就是生活区的这些UP主。

他们发的视频,就像是一面镜子,它照出来的就是你。

你正在过着和他们一样的生活,而不是一个你触碰不到的、无法企及的生活。

真正重要的是,在B站还有非常多愿意欣赏平凡生活的无聊和真实的人。

就像那个在直播间里自习的普通女孩,她不需要去做任何哗众取宠的事情,甚至不需要做任何独特的事情——

就那样每天一点点地,为了一个目标,去忍受这种重复的、枯燥的学习过程,在无聊中去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为了她的梦想去努力,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直播间里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看着那个女孩用笔尖在纸上沙沙地书写,唰啦唰啦翻动卷子,去做卷子、去刷题,甚至就只是对着一本书在那儿看。但是,就是在看着这些无聊的画面,我们其实也很开心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属于普通人的温柔。

在这个混乱的娱乐爆炸的世界里,这样的温柔其实是特别难得的,因为世界对我们太不温柔了。

正是这样的温柔在提醒着我们,在那些我们不敢去享受无聊的时光里,在我们饱受信息焦虑煎熬的时候,其实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还有这样一个可以肆意去无聊的时间和空间。

于是你忽然觉得无聊也挺好的,因为岁月还长,日子还早,我们都可以慢慢来。

7

为什么生活会很累?因为你必须带有目的性。

无论你去做什么事情,都要问“这个有价值吗?”“有用吗?”“ROI(投资回报率)如何?”“性价比如何?”“我学到了什么?”。

有趣的东西能带来刺激感——即使是很短暂的刺激感,所以它就是有用的;无聊的东西只会又浪费了你几分钟时间,所以它是无用的。

这个逻辑就是这么简单,这么二元对立。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一头驴子,鼻子前面拴着一根胡萝卜,为了吃到那根看似近在咫尺的胡萝卜,我们就被自己的欲望牵着,不停地走下去。

有的时候我们疯狂地刷刷刷,可能这个内容都还没有看完,但是一想到其他的视频可能会更有趣,我们就手指一滑刷了出去。

也许一整天以后,我们最终什么东西都不会记住,什么信息也没有得到,却满足于这种不停被塞满的感觉。

“有用”,变成了一个诱饵,勾着我不停地往前游动,让我精疲力竭。

到后面我已经不敢停下来了,我甚至一刻都不敢让眼睛离开屏幕。

生怕自己变得“没用”。

为什么我们现在跟人交流的时候,即使是在现实生活中,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时刻盯着手机?

难道我们就不能把手机关掉几个小时,跟朋友随便聊聊吗?

相比起精心构造的短视频,这种闲聊的信息密度很小,可能就是闲扯几句话,也非常无聊。

这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恐慌。

我在担心自己脱轨。

担心自己变得没用。

8

但这种恐慌性的信息摄取,其实是不必要的。

我们并不需要去那么着急地摄入外界的信息,固然这些信息很有趣,但当它们开始让我们变得焦虑,变得神经衰弱的时候,它们就不再有意义。

我们是为了获得快乐,才希望有趣的,而不是为了有趣而有趣。

而另一个极端,则是当我们被一些高信息密度的内容反复刺激的时候,我们感受快感的阈值其实就被变相地提高了。

我们开始变得麻木,变得不够敏感。

曾经我们都是很敏感的,一点点微妙而有趣的笑点就足够让我们乐上半天。

但现在我们的笑点越来越高,哭点却越来越低。

我们越来越难以感到快乐,却越来越容易变得暴躁。

在网上我们都是网友,被各种搞笑图片和视频挑逗得哈哈大笑,但是只要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那么一点点破事,我们都可以一秒烦躁甚至崩溃。

以前可能你随便看到一个段子,都能乐呵半天,而现在你看到之后连呵呵都懒得回。

但是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你会从网络回归生活吗?不会的,因为生活更难。

你只会努力地去找一些更出位的创作者,试图通过更刺激的内容获得快感。

直到有一天,当你实在找不到任何正常的内容能带给你快乐的时候,你感受到的只会是无尽的空虚。

甚至为了获取进一步的刺激感,有的人就会开始越界,去寻找一些不正常的内容。

变态就是这么来的。

9

所以这个时候,无聊的更高价值就出现了。

在摄入了太多的“有趣”,甚至有些“吃伤了”的时候,我们需要无聊来平衡。

就像一个人,哪怕他口味再重,也总会想吃一些清淡的东西。

就像在写作业的直播间里,虽然每天都有20万人在看,但这20万人是流动的,每天都在变的,总有人来到,又总有人离去。

也许有一天你看着看着,忽然觉得这个东西也太无聊了吧,忽然就看不下去了,那很好,你暂时被治愈了,找回了那个还能欣赏有趣、还没有那么缺乏无聊的你。

无聊不是生活的归宿,有趣也不是。

生活根本就没有归宿,只有一个个中转站。

今天我看腻了有趣的东西,跑来看别人在自习室直播上自习了,明天我可能又在土味小视频里低俗地大笑。

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有一天我还是会回来,然后又继续离开。

这就是生活。

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看内容的时候,需要的也不是有趣或者无聊。

我们需要的,其实是随时能看到另一个世界的选择权。

那时你才能意识到,你真正追寻的不是有趣或者无聊,而是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保持本心的自己。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如是而已。

用利益思维选择学校和专业

1

高考结束后,地狱模式才刚刚开始。

很多学生很快将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那就是报考学校以及选专业。这件事情极为重要,不仅决定了你接下来几年去哪里打《王者荣耀》,还决定了你未来几年有没有心情打《王者荣耀》。

大学和专业选择的核心思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围绕就业和赚钱,一定要面向这两个目的来做,其他东西都是虚的,你得想清楚你的生活。

那些光跟你讲为了理想的,你得仔细想想,一方面是你得看看他是什么生活条件,你是什么条件。

另一方面他又不给你钱,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你要自己对自己负责,除了你自己,没人会对你负责的,你承担后果,所以只有你说了算。

当然,如果你家里特别有钱,那你可以忽略专业选择问题。有钱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上大学只是体验生活,毕竟“钞能力”才是真正的魔法。

我大概总结了六条决策思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

第一条,围绕家庭优势来选择专业。

如果你的家庭在特定行业有一定的资源或者话语权,能够帮到你,那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完全可以考虑定向专业,把家庭资源优势最大化。

很多年轻人会觉得靠家里的优势达成目的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这个想法是幼稚的,小朋友才讲究单打独斗,社会人都是结果导向,能用优势兵力解决绝不单挑。

有资源不用是一种浪费,当然前提一定是不违法。

大家一定要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性,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只看结果,而不看你是靠什么达成结果的,当然还要再说一遍,不能违法。

所以大家一定要仔细盘点自己的家庭资源能为自己提供什么助力,如果有很明确的助力的话,最好是可以围绕自己的家庭资源来进行抉择。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家庭资源未必是所谓的大富大贵或者决定性资源,那种也是极少数。

如果你家里有资源能直接安排到具体的大公司的关键岗位,那当然好。

如果你家里人只是普通地深耕某个行业,一家人都是做铁路的,都是做电力的,都是做教师的,都是做律师的,都是做金融的,那你选择类似的专业可以得到非常专业的指点,而且是不带有利益算计的毫无保留的指点,这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言,就是开挂。

如果你家里都是学医的,唉,其实也还行,只不过“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一家学医聚少离多,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如果家里能提供非常具体的帮助,直接协助解决就业问题,那么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3

第二条,盘点完家庭资源后,要考虑学校的地域性。

我们大部分人家里也不是特别有钱有势能安排未来,甚至都未必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许没法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那我们要考虑的第二优先级,是地域。

城市和学校决定了我们将来毕业时的关系圈和人脉圈,这是一个大学生刚毕业时的起步资源,一旦换城市就业,会直接浪费掉大学时候积累的资源,非常不划算。

如果家里所在城市本身就不错,那么可以考虑优先在本地上大学,这样一切资源都可以最大化利用。当然,我理解很多朋友其实是不希望跟父母离得太近的,毕竟疫情期间被迫在家已经让很多人意识到还是距离产生美。

万一摊上掌控欲太强的父母,那还是要好好掂量一下的,毕竟学习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快乐,如果直接失去了快乐,那还弄个啥。

好不容易上大学了,不用被人管了,能跑多远跑多远。我当年就是打死都不要在济南上学。

但我建议不要离家太远。

可以考虑地方省会或者区域中心,例如江苏人选择南京或者上海或者杭州这种。

既不那么近,也不是很远,在高铁三小时左右范围吧。

建议大家不要离父母太远的核心原因是,年轻时候还好,到后面父母老了之后,你的事业和生活离家太远,各种麻烦事情非常多。

尤其是当你步入中年的时候,父母恰好到了容易生病需要照顾的时候,这会是非常反人性的一件事情。

所以才建议认真考虑地域因素,就近入学,既不会被父母过度掌控,又可以保留同学资源以及相对可控的照顾成本。

当然地域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未必是主要的。

4

第三条,不要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多听专业人士意见,排雷天坑专业。

很多朋友其实自己是没有主见的,往往都是听家长安排,而不幸的是,很多家长其实也没什么主见,信息获取能力还停留在营销号造谣。

然后我们看看近几年被吹上天的行业是什么。

程序员、大数据、人工智能,真的是瞎乱吹,各种培训班、训练营也是和小蝌蚪找妈妈一样到处游荡着打广告。

再加上传统热门的金融行业,大家一起往里面挤,把分数线弄得极高。

说真的,今年大家都往里挤的专业,四年后就业的时候大家一起完犊子,然后考研,考研后发现还得和后两届的本科生竞争,完犊子完得更厉害了。

这就和今年没人种花生,花生价格高,明年所有人都种花生,花生价格低,大家一起破产上天台一样。

一个现成的案例,就现在,去年猪肉价格和今年的价格,你比比看。

报专业的时候,可以考虑热门专业,但也要警惕过热的专业。

那么问题来了,要怎么定专业?信息收集是做判断的基础。

除了上面说的家庭优势和地域抉择,就要去找真正的从业者来问了。

注意,是问真正的从业者,而不是不知道是干吗的长辈。很多长辈自己的人生只有失败经验,听他们的话有时候很容易掉坑里。

例如你问我学金融怎么样,我会明确告诉你家里没钱、没资源,自己又不是顶级学霸,那不要学金融,学了之后大概率是当销售的命,除非你卖保险,不然靠合法手段赚大钱是挺难的。

另外,很多金融大佬其实都不是学金融的,因为学校教的知识根本用不上,而且很多资源也不是上学能获得的。

不是学了金融才有钱,而是有钱人喜欢让自己孩子学金融,金融可以合法把家里的优势资源变现。

例如计算机,我真的问了一个顶级程序员想干这行要不要学计算机,他的原话是可以学,但也不是不学就没戏了,实际上编程这件事情,重逻辑,重英语,重数学技能,重代码能力,所有理科学生其实都可以直接转为程序员,与其纠结专业,还不如多写代码,多参与开源项目,多参加点编程比赛,多刷点LeetCode之类的平台,更管事儿。

例如你问材料专业人士材料专业怎么样,你可以收获一堆脏话,并且建议直接转行计算机。

这时候你会问:到底从哪里找从业者呢?

朋友,好好想想,是不是有一个人均年入百万的网站?是不是这个网站有一个私信功能?是不是可以在专业问题下找到很多人?是不是可以加微信了解信息?

别整天看人装腔以及情感类的同质化问题了,多去搜搜专业问题,里面疯狂夸行业好的不一定是真的,在上面说行业不好的显然可信度更高。

互联网时代了,信息根本不是不够,而是看大家肯不肯动脑子。

以及愿不愿意执行。

5

第四条,不要依据个人热爱来选择专业,爱好归爱好,工作归工作。

很多人告诉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本身没错,但问题在于这个老师只带你入门,可不保证带你赚钱。

你工作的目的是赚钱呀,不为了赚钱干吗不在家躺着?

况且大多数年轻人,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其实一无所知。

很多人觉得自己喜欢画画,喜欢音乐,喜欢写东西,喜欢美食,喜欢旅行,喜欢看B站视频,喜欢游戏,这些是爱好,所以自己也要选择相关的专业。

但恕我直言,大多数人只是喜欢玩这些东西,本质上让你沉迷的是玩乐享受,以及玩乐享受带来的某种优越感。

真让你踏踏实实从专业角度来执行这件事,你可能会痛不欲生。

我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特别喜欢吃东西,也喜欢在家里烧烧菜,水平也还行。

我在高中的时候认真考虑过去学厨师和食品安全,成为一名厨师,我爸没劝我,而是直接把我抓去安排在一个大饭店后厨当帮工,干了半个月,我差点变成闷猪。由此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只喜欢吃菜以及做菜时朋友们的称赞,并不喜欢靠这个生活。

所以我才会感叹,对所有行业的浪漫幻想本质源于对行业的无知。

能理解吗?你喜欢消费某种东西,不代表你会喜欢自己从事某种专业。

你喜欢看视频,不代表你喜欢做视频。

你喜欢打游戏,不代表你能开发游戏,编程是非常枯燥的;也不代表你能成为电竞选手,每天掐着秒表训练的生活你根本坚持不下去。

关于爱好和生活,有一个最好的比喻是,你喜欢一首歌,最快的让你不喜欢的方式就是将它设为闹铃。

喜欢是主观的,但是专业要求的是生产力和执行力,专业是有难度和门槛的。

不要觉得自己有兴趣就去乱选专业,这样会害死你的。

靠着所谓热爱头脑一热选专业,最后的结果就是热爱没了,专业也没了,只收获了一堆被社会毒打后的瘀青。

当然,有人假热爱,肯定也有人真热爱。

对这些人,我更不建议把热爱当作工作。

因为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不计较功利的,而工作是非常功利的。

例如我很喜欢写作,写作让我感到快乐,但是当我给甲方写稿子的时候,我并不快乐,因为不能随意写,甲方有要求,你得让甲方舒服。

不,我不觉得这有问题,因为甲方给钱了,你就是要按时保质保量提供内容,这是一笔公平的交易,要有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虽然有时候写广告写得头疼,但我依然是业内知名的敬业者。

谋生的职业,需要的是专业精神,并且需要功利地看待,而热爱是没有功利性的,这是不可避免的矛盾,无法解决。

如果你做的事业不是你自己热爱的,那么你不会有这种痛苦,做啥都一样,给钱就行。

所以,不要把自己的热爱当作事业,当你这么做时,你的热爱已经死了。

6

第五条,考虑专业兼容性。

选择专业,大概率就是选择了未来从事的行业,同样也是选择了自己的职业。所以,你需要给自己最大的选择权。

什么叫选择权?

我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一个很经典的毒鸡汤,很多人说什么上大学当了白领坐办公室有什么用,人家初中就不上学了,现在卖煎饼馃子/烤地瓜/烤串,月入3万元。

先不说月入3万元的小摊有多罕见,但这句话的问题本质上就是选择权。

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想当白领,都不想一毕业就直接去卖煎饼馃子?

因为一个坐办公室的白领,随时可以选择去做一个卖煎饼馃子的,他有选择权。

但是一个初中毕业卖煎饼馃子的人,可能永远也没法选择做一个拥有五险一金天天吹空调工作体面不用担心城管的白领,他们可能只能选择去搬砖、去送外卖、当保安、上流水线,他们没有回到办公室的选择权了。

当然,只要不偷不抢,这些工作都是值得尊重的,但大家心里是有杆秤的。

专业不一定要是你所热爱的,但一定要是有选择权的。

从专业选择上,什么叫有选择权?

你学了软件工程,不耽误你成为一名互联网运营。

你学了电子通信,不耽误你成为一名销售,不耽误你成为一名程序员。

你学了材料工程,不耽误你成为一名银行柜员。

你学了数学,不耽误你成为一名文学大师。

但是你学了营销,耽误你成为一名程序员。

你学了旅游管理,耽误你成为一名数据分析师。

很多工作是没有门槛的,这就代表着选这类专业的收益太低了,反正什么专业都能做,何必专门去学。

万金油专业,从来不是一个好词,你懂吗?

在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向下兼容性,尽量选择有门槛的专业,这样一是就业有优势,二是给自己留了转其他行业的后路。

让自己有的选,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7

第六条,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不要只看当前一步,要多看几步。

学校分热门学校和冷门学校。

专业分强势专业和冷门专业。

一般大家纠结的是,好学校和好专业怎么平衡。

如果打心眼里决定考研读研,那么好学校就更重要,因为很多单位看研究生的时候,也看第一学历的。

如果还没想好要不要去读研,那么好就业的专业就更重要。北京邮电大学的计算机、“华中五校”的理科和清华大学的历史学相比,显然前者更好就业。

如果你是强势专业,那就拼命钻研本专业知识,多打比赛、多拿奖、多考证,然后去找相关实习机会,刷经验。

如果是非热门专业,就更要拼命学习,因为你要保证自己是前几名,然后转专业或者修双专业,接着就是努力双修再去找相关实习机会。

如果不考虑短期实习,那就拼命准备考研,利用读研究生再多一次选择专业和学校的机会,这一次,一定要选大城市的好学校的热门专业。

实习经历大于专业比赛大于学习成绩。

8

看到这里你肯定觉得我真烦,选个专业这么抠抠搜搜地算计。

我告诉你,很多人所谓的中年危机,就是年轻的时候算不过来账的事情做太多了,以为自己能一直牛下去,结果到了中年各种危机一起爆发。

一定要在还没有出现危机的时候未雨绸缪,真正的聪明人是让坏事不要发生,而不是发生了之后怎么办。很多事情到了最后都是无解的,没商量的。

很多烂鸡汤都会告诉大学生要做自己爱做的事情,追寻自己的本心云云。

这都是废话。如果没有经济压力,谁不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家的问题从来不在于自己喜欢什么,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怎么实现。

记住,赚钱才是你工作后最重要的事情,没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了。

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赚钱的目的是让自己有选择权。

我啰啰唆唆给你说了这么多,告诉你不要因为爱好选错专业,告诉你要结合家庭条件选择,告诉你就读大学时要拼命做对自己就业有帮助的事情,告诉你要找有选择性的工作,为的就是让你赚钱。

爱好和赚钱并不冲突,你完全可以在工作之余尽情发挥爱好,不带功利性的那种。

如果你真的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觉得自己就是痛苦,就是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作事业,那就去燃烧吧,有自己前些年赚下的钱,不管怎么样你也还有退路。

我不是教你放弃爱好,而是教你如何解决重点问题,用时间换空间,给自己保留最大的余地和可选择性,最好还有足够的退路。

我不是教你放弃,我是教你如何正确地不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