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职业(1)

“让你利益最大化的职场生存策略。”

职场薪资倒挂的背后,是利益最大化

关于薪酬,最有趣的一件事儿就是薪酬保密制度。

几乎每家公司,都会有一套薪酬保密制度,员工之间是不能够随意交流薪酬的,如果违反了这个制度,是有可能被开除的。

为什么每家公司对于工资都要保密?因为其实大家的工资差得太多了,一旦所有人知道所有人的工资,事情会乱套。尤其是很多人发现自己累死累活还得背锅,但其实不如隔壁天天摸鱼的人工资高,心态顿时就崩了,然后手头工作一丢,光速加入带薪摸鱼的行列。

毕竟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但其实工作强度与工资不匹配这种事情,在职场中是非常常见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种事情,反而在职场中是很少见的。

在正常情况下,在私人企业中,老员工不如狗的现象比比皆是,待遇不仅经常低于新员工,还经常低于应届生。别笑,这是真的。

至于所谓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只是美好的幻想,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就请先把学校里教你的规矩丢掉,因为你没有后盾了,社会上比拼的不是这些。

所以我打算从薪酬倒挂以及工作强度与收入不匹配这个现象来讲讲职场的一些道理,未必是对的,大家随便听个乐呵就行。

在我看来,所谓的薪酬倒挂,工作与收入不匹配,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甚至可以说薪酬不倒挂才有鬼了。

或许你觉得不可思议,没关系,听我慢慢讲完,你就懂了。

为什么绝大多数公司宁肯给新人更高的工资也不愿意给老员工加薪?

为什么工资从来都不是依据工作强度来客观制定的?

为什么几乎所有公司都严防死守,让薪酬保密?

如果一个东西听起来违背常理或者直觉,但又非常流行,那么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这东西确实有用,而且好用。

我们都知道,一家公司追求的一定是利益最大化,不管公司做出什么决策,都是要实现这个效果的。

对员工好,让员工拼命干活儿,是一种方法。

对员工不好,压榨员工,也是一种方法。

当一个公司出现大规模薪酬倒挂的时候,除了小概率是老板自己傻,大多数情况都是管理者认为这么做的好处比坏处多。

不要指望老板良心发现,朋友们,指望老板良心发现,这不是老板有问题,是你的思想出了问题。

薪酬不平等,恰恰是公司管理者利益最大化的具象体现。这里的管理者,我分为两类。

一类是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以及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他们不持有或者少持有公司股份,本质上还是打工的,所以第一利益优先级是自己,而非公司。

一类是公司的所有者,他们个人的利益和公司是高度绑定的,所以他们的第一利益优先级是公司。

对于公司的所有者而言,其实只看整体的收益和成本,不太会纠结于给哪个人多一些,给哪个人少一些,这太无聊了。

造成公司薪酬不平衡的,主要是第一类的职业经理人,以及中层和基层的管理者。

职业经理人类型的管理者,他们的核心诉求是什么?钱,以及能够兑换成钱的权力。

OK,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核心利益诉求是先掌握权力,然后利用权力来牟利。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掌握权力最快的方法?

可能大多数没有当过管理者的人觉得是好好干,干出成绩,获得身边所有人包括老板的认可,然后升职,获得更多权力。

想法是对的,但在执行过程中,未必是这样。

我告诉你如何快速掌握权力。很简单,在现实职场中,很多管理者权力扩大,是靠自己管理人数的增加来实现的。下属越多,管理者的权力就越大。

你管的人越多,你在公司的权重就越大,并且由于人多了一定会有内斗,作为仲裁者的你,反而地位更加稳固,在上层领导眼里也更加有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自己快速把人搞来给自己管?如何才能快速撬动权力膨胀?

一种是拉拢老员工,这个其实成本太高了,而且人家凭什么理你?

对了,你想到了,最简单的方法是提需求招人,而且是快速招人。很多空降管理者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招人,不招人他们都不知道干什么了。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招到人呢?

你又想到了,加钱。不加钱,是很难快速招到人的,所以很多新来的人薪酬高于老人,并不意外。

那还有人说了,老人万一干得不爽离职了怎么办?

朋友,老人离开后留下的坑,显然一个新人是很难直接顶上的,那就刚好可以找借口再多招几个人,反正锅都可以往离职人员头上扣。

放老人走,新申请多个HC(名额),多招几个人扩大权力,很多管理者喜欢玩这个套路,毕竟符合规则,操作简单,又能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额外增加的成本反正是算在公司头上的,又不用他自己掏钱。

即使从大局上对公司成本会有浪费,效率会变低,但是对于管理者自己是大赚特赚,大不了过几年顶着更高的title(头衔)去跳槽就好了。

你以为管理者不懂,实际上他们比谁都懂,只不过大家的利益不一致而已,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哪有什么头脑问题,归根究底都是屁股问题。这么赤裸裸的真相,你说要不要保密?

即使排除管理者因为自身权力扩张作妖,即使是从不给自己惹麻烦的角度来看,允许薪酬倒挂的存在都是非常高性价比的行为。

对,是高性价比,是不给自己惹麻烦。

在绝大多数公司,给老员工调薪都是一种非常非常麻烦而且性价比不高的行为,一般来说不是天地良心级别的管理者,没理由给自己惹一身腥。

很多管理者的核心生存逻辑不是创造价值,而是不出错,不惹麻烦,默默等待对手出错。

确实是。但是归,很多时候熬到对手挂掉,也是一种战略。

给老员工调薪就是很容易搞出幺蛾子的一件事。

一般来说,大公司有完善的加薪体系,每次加薪多少,普调多少,公司都有明确规定。

在大公司里,争取大幅度内部调薪的难度要高于申请新的高薪HC,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流程。

帮你申请超出常规的调薪幅度往往需要层层审批报备并且要老板做出担保,一个底层员工加薪幅度超过50%的话,甚至会惊动大老板审批,虽然可能只加了5000块,但是比例惊人。

而申请一个高薪岗位只要差不多符合市场定价就可以了。

所以,如果你不是不可取代的员工,那么对你的上级来说,为你强出头申请高额调薪,是一件非常具有风险的事情。

因为如果特批给了你高薪,如果你后续无法产出更多或者不是不可替代,那么他就比较被动了。

从性价比来说,申请一个新HC才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后者更简单,而且可以塞自己人进来。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干吗要去做困难的事情呢?

反正又不是没你不行。

记住了,在大公司里,你只是老板算的人头数。

大部分时候,你都不是不可替代的。

如果真给你一个普通员工做到了所谓不可替代,那只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公司做得垃圾。

这么赤裸裸的真相,你说要不要保密?

或许你说了,万一我特别优秀呢,就是不可或缺呢?

朋友,你对于世界的残酷和职场的丛林法则一无所知。

如果给你一个人大幅调薪了,那么其他人怎么想?是不是还要给其他人大幅调薪?搞成按闹分配吗?

任何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都不容许这种情况出现,人力成本是小事儿,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权威被挑战,自己管理者的资格被质疑,这个非常要命。

管理者最怕的不是错,而是弱。

所以杀鸡儆猴也是一种策略,要树立自己宁可去外面花贵的钱也不愿意屈服的形象,因为这次退一步,下次就要退更多步,最终导致人心不平衡,团队失控。

所以,宁可从外面招一个高薪的。首先能避免出现单一老人大幅涨薪导致团队内心不满,毕竟人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均的。

其次就是即使大家有不满,也可以团结起来孤立这个新人,反而会增加这个团队的稳定性。

如果新人表现出了超强的能力,那么大家其实也就没啥不服了。如果新人能力不太行,大不了在试用期就合理地低成本地干掉,让老人觉得满意,团队也就没有怨言了。

就是立一个靶子在那里,至于是当作正面教材还是反面教材,老板不管怎么样都可以玩得转。

这么硬核的原因,你说到底要不要保密?

在同一个行业里,公司待遇多数都是大差不差的,能拿到高薪offer的人总是少数。

绝大多数人,其实权衡下来跳槽的风险和获得的工资涨幅未必都是完全匹配的。

总有人怀念公司的氛围,不走。

总有人太懒,只要公司不是太过分,不走。

总有人觉得大家都脸熟好办事,不走。

总有人觉得自己还要学习,不走。

总有人觉得换工作麻烦,不走。

总有人有妻儿老小,不走。

总有人家离得近,不走。

那么走的一些人刚好还可以促进公司新鲜血液流动,领导者还可以趁机多招几个人扩大职权,皆大欢喜。

对管理者来说,这是可控的。

可控,很重要。

这么残酷的真相,你说要不要保密?

如果抛开别的乱七八糟,只谈价格的话,薪酬倒挂也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

因为老人、新人的薪酬计算方式就是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

给老人的薪资涨幅,对应的是当年的市场价,以及公司制度一年一年普调的,不参考具体数字只参考涨幅百分比。

给新人的薪资,依据的是当前的市场价,不参考与公司老人的对比,只参考当前的市场价开到多少才能招来人。

不是说公司非得给跳槽的人高工资,而是公司开出了高工资别人才有心思跳槽过来,毕竟跳槽如同投胎,是有风险的。

所以这两个价格存在错位非常正常,况且市场价也不是总比内部价要高的。

有的时候市场就业不好,给毕业生的薪资低了特别多,毕业生进来了也和老人做一样的工作,比老人更能加班,更能付出。

很讽刺的是,其实新人的薪资比老人的高,恰恰说明市场环境变好了。

这时候有的老人肯定不开心了——我也想跳槽,也想成为别人口里的“新人”。

很好,这个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很多人面临的现实情况是,其实很多老人真的没有新人优秀,他们最大的优势不是能力,而是比较融洽的同事人脉,以及对于公司内部流程的熟悉程度。

换句话说,他之所以在这里能发挥作用,不是因为个人能力够,而是因为他比别人更熟悉这套流程机制,更能通过卖脸来获得资源。

这在各类大型企业特别特别常见,这样的老人非常非常多。他们不是有十年经验,他们是两年的经验用了十年。大家也可以想想自己身边的人。

而且有一说一,真正的大公司,其实是“去能力化”的。什么叫去能力化?就是说,在大公司里,往往会有一套完美的公司人才体制,是倾向于把工作细致化、规范化、简单化,并辅以各种流程指导和老员工帮带,让新人可以快速上手,岗位可以快速更替。

很多外资公司就是这种玩法,各种招聘要求很高大上,实际上进来之后就是做重复性简单工作。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公司不会因为少了任何一个人就出现重大危机,一个干了很多年的人和应届毕业生在这个机制里都是差不多的水准。

只有绝对的稳定化,才能让公司走得更远。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也逐渐有了这样的趋势,很多岗位都是细致到只有本公司有,其他公司没有,让你跳无可跳,况且东家给的薪水也还好,你就成了被圈养的羊,只能被拔毛,无法反抗。

这种情况下不是你想不想走了,而是你还能不能走,你还有什么资本和能力与公司谈判?你哪里来的溢价权?

很多人都是年轻的时候㨃天㨃地,一过30岁就成了狗。说穿了还是被圈养了。

这么悲伤的事实,我想还是保密吧。

讲完现实状况和原理,再讲讲如何应对。

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情况,我认为都只有一种策略。那就是当你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两年的时候,如果工资涨幅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或者说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让你觉得没有成长,未来可能也没有变现空间,那么就该考虑动了。

不是说让你一定要跳槽,实际上跳槽也要看大环境的,有的时候就是老实待着最聪明。

我的意思是,最起码每年都要去同业那里面试一下,跳不跳不重要,起码你要知道市场价,也要知道自己的价值。说不定你拿了一圈offer发现价格还不如自家,或者拿不到满意的offer,那说明你现在的公司没有亏待你,你就只值这个价,摆正心态,好好上班,现在是市场经济了。

同时,这也有助于你了解市场的最新需求,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这个比价格更重要。

工作是大半辈子的事情,要先摸清楚市场需求,然后定向努力。不要埋头瞎干,要聪明地及时掌握市场动向。

记住,即使被别的公司拒绝了,也尽量向面试官或者HR诚恳请教自己被拒绝的原因,多数人在没有利害关系的前提下是愿意和你分享一些看法的,这些看法都有利于你完善自我。

另外就是别把简历到处瞎投,尽可能走内推或者猎头,且只投极少数的定向公司,不要频繁请假,要记得保护好自己面试这件事儿,省得被现在公司的老板发现,那你就左右为难了。

最后,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谈钱。

我们出来工作就是要赚钱的。所谓职业规划,说白了就是看赚短期的钱还是赚长期的钱,归根结底重点还是在赚钱。

没有财富自由,就没有思想自由,所以我认为各位追求钱是非常正当的事情,我自己也是这样的。

当然,一切的前提,还是你有足够的能力,能够在别的公司要到价格。一切策略的基础,都一定是你自己能打。

你的实力是1,运营是0,没有这个1,多少个0都不管用。所以,你是想做1,还是想做0呢?

搞钱没问题,但只盯着钱就比较蠢

1

事情是这样的。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并没有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好的定位。他们会把‘挣钱’作为找工作的首要条件,从来不思考自己到底为社会能做什么。”

这话一出,言者可谓犯了众怒,就差一个蛋糕拍他脸上判他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罪名了。

群众的愤怒当然有道理,谁不想追求理想,追求理想不得要钱吗?

谁不想找到方向,但如果都是弯路,鬼知道自己会被掰成什么形状。

说什么理想,说什么选择,说什么自由意志,和你们这些少爷小姐不同,我们活下来就已经很努力了!

而且很多人离职去做销售,不就是因为钱不够养活自己的孩子吗?

啊啊啊啊啊啊,一想到明天还要交房租,我就气死了。

虽然那人的话听起来很刺耳,但我觉得这话本身没啥问题,有问题的是言者的表达方式,又是说年轻人不知道艰苦,不愿意进厂干活儿,又是说钱不是第一位的。

你说,年轻人应该着眼于长期的钱,先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先找到能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这有错吗?

没错啊,但问题是现实中大部分人其实是没有资格选择的,当一个年轻人刚刚毕业,拿着不多的钱到一个新城市,他需要做的只能是快点找一份工作,来赚出下个月的房租。

这份工作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并不重要,只要给钱挣就行。

不是年轻人不想选,而是那些特别好的有发展的工作根本不要他们,他们被逼无奈只能去选那些没前途的工作。

但那句话有一点说得很对,那就是大部分年轻人在毕业后,对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完全没有认识。

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上应该找一个什么位置。用一个比较专业的词来说,就是没有职业规划。

或许你以为我又要给你讲鸡汤了?不是的,我这本书里全是毒打。请做好生理准备。

2

在我看来,大多数的年轻人其实很冤。冤在他们不是不能吃苦,更不是不肯吃苦,而是他们一直在拼命努力,最后却因为信息差被收割。

什么意思?

大家仔细想想,大家读书的时候这么努力、这么用功,为什么读书读出来之后被社会摔打?人都是一样的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缺乏对世界的认知,缺乏信息,这个问题不是毕业突然出现的,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就已经有端倪。

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很多小朋友准备了十来年要打的大决战就在眼前,他们在拼命思考怎么多考1分,但是其中大部分人在高考之后,对于应该如何分战利品毫无认知。

很多人习惯在一条固定的赛道上拼命加速,结果到了十字路口就蒙。

在这个“做题家”世界里,人人都知道要考985、211,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记得考完试还要选专业。

结果就是当他们打完了决战,该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往往十分精准地选择了一些天坑专业。

很多学霸最后倒霉就倒霉在选错了行。你说,冤不冤?

大部分人即使选错了专业,也只是过得不太开心,在选择之后也只有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但是大学选专业不是最后一次选择,这社会上到处都是选择。

很多人说大学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因为大部分人不会做与自己大学学的那个专业相关的工作。

没错,这是常识。但是常识不代表合理,更不代表问题能被解决。

毕竟,不和自己专业契合的工作,也会分成好工作和坏工作。

老话说男怕入错行,其实女也怕入错行,一旦入错行,半辈子就交待进去了。

这年头儿结婚哪有工作靠谱。

3

搞钱重要吗?太重要了,不搞钱谁想上班啊。

但只盯着眼前的钱,是大错特错。

钱的总数是单价×时间,不能光看单价,也要看时间。

要想长期持续地搞钱,就需要有长期的规划,工作是有性价比这个概念存在的。

只谈性价比其实没意义,因为选择的前提是你有的选。

大多数年轻人的问题是没的选。

所以你不得不——对,我用了“不得不”这个词——来找一份短期未必赚钱,但能被你拿来作为履历的工作来做。

这份工作很有可能不仅不能让你搞钱,还会让你觉得被压榨。

但你需要这份工作,因为你需要证明自己,让下一个老板为你接盘。

这年头大家都说工作难找,其实是菜鸟的工作难找,行业的中流砥柱并不难找,大公司HR的招人KPI(关键绩效指标)都快疯了。

菜鸟难找是因为没有证明过自己的价值,老鸟好找是因为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有了选择权。

这其实就是“到了社会能做什么”的含义。

你能做什么,才是讲条件的基础。

搞钱没问题,工作就是交易,但你提供不了价值,老板也鸡贼啊。

只盯着所谓搞钱,其实并不能达成搞钱的目的。

讲白了就是,为了能多赚钱,早期少不了低头吃苦。

你打个《王者荣耀》,你也知道射手早期要闷头发育呀,对不对?

4

搞钱不是喊口号,不可能谁喊的声音大,谁拿钱多。怎么搞钱,搞什么钱,什么钱可以要,什么钱不能要,这里面有一套方法论,需要在心里有一个目的以及一个策略。

举个例子,有那种不给交社保、花式逃税短暂增加工资的野鸡作坊,干好了也能月薪过万,但你能干多久?一直不交税、不交社保,你以后怎么办?在城市能不能扎住脚?买房的时候怎么办?

如果你的目的就是缺这些现金,要快点赚钱,那赚短期的钱也可以。只要你知道这是你想要的,就好。

如果你的目的是长期稳扎稳打,那你可能不得不需要忍受一些看起来收入不高的工作。

当然你可以不忍受,只要你爸妈足够厉害。

你要是有这个投胎本事,你也不纠结了,对不对?

我身边有一个非常现实的案例。一个小哥,三本学历,唯一爱好就是摄影,拍得一般,但是对未来的思路非常清晰,大学时疯狂踩摄影展,在摄影展上加各路大佬的信息,最后得到了一个在某官媒实习的机会。

说是实习,其实就是不给钱打白工。

他一个月几千块地贴钱在北京耗了两年,最后拿着这份资历进了大厂。

五年后,已经截然不同了。

我之前问过他,那时候赔钱是怎么坚持的,人家讲得很实际:我学历不行,我得给自己加标签,这种能够咸鱼翻身的机会,倒贴钱也要去,我和家里也这么说的,家里愿意支持。

为了做长期收益,愿意在短期赔钱。

当然,这种案例也是个例,我们不能拿个例作为共性来说。

那到底有啥简单的方法让你稍微少点信息差呢?

很简单,当你选择一个工作的时候,你先问问自己:三年之后这份工作能带给你什么?你的三年工作经验能在市场上换多少钱?

择业本身就是一种投资。

当你三年内付出的代价和你三年后获得的成果相比是值得的,那这份工作就值得做下去,哪怕再苦再累都可以坚持,因为你知道三年后的你会怎么样。

如果你连三年之后自己还能被榨剩下什么都想不明白,那最好在三个月内找到下家。

如果你现在赚得很多,但是觉得自己活不到三年后……建议先想想你死之后老婆会嫁给谁。

搞钱是硬道理,是我们奋斗的目的,但是一味贪婪的策略并不总是最优解,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克服短期的贪婪,追求长期的收益。

人需要有闷头做事的品质,但也要聪明地选择领域。

5

只要有的选,就一定要仔细调查自己备选公司的状况,钱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但钱绝对不是唯一标准。

你知道为什么大公司那些年薪百万的中层管理者面对创业公司动辄三倍的工资诱惑,大部分不考虑吗?

因为他们很清楚,这个钱多,但不知道能拿多久。

说难听一点,创业公司一个是没钱,一个是老板一言堂,放弃自己确定性的收益去追寻不确定性,属于有病。

就算创业公司以后做好了,自己作为元老,老板到底是李世民还是朱元璋,谁知道?

在有必胜策略的情况下,赌是愚蠢的。

同理,年轻人找工作——

一家给你的钱多,但是让你加班加到死,甚至有可能几个月后公司没了。

一家给的钱少,但是工作轻松没烦恼,这个钱到底值不值可能还得列个时薪表计算一下,算完之后你可能惊讶地发现月薪多的那个才是实际给得少的那个。

更不要说还有工作环境、管理风格、隐性福利这些元素:有的公司零食吃到饱,有的公司年假多到爆,有的公司管理严苛,有的公司办公室里还有小强。

你干的职位,是抓个人就能做的消耗岗位,还是有升职空间,能够带给你更多技能成长的核心岗位?如果干得不顺心要跳槽,这家公司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加成?这些信息都会成为择业时的关键要素。

每一份工作,都要能帮你在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拿到选择权,不然将毫无意义。

现在一个大厂和小厂都让你加班,大厂加班三年,猎头能打爆你的电话,小厂加班三年,你可能只能拿着不能变现的期权吃散伙饭,散伙之后找下家别人还压你价。

更深层的,你还要私下调查一下以前在这公司干过的人对公司的历史风评怎么样。

有些公司就是喜欢忙的时候突击招人,度过高峰期再二话不说地把招来的实习生踹了,这种信息在网上一问就知道,但你不知道,往里冲,就可能会变成工具人。

还有些公司是报复性挖人,随意开出三倍工资挖对手骨干,然后不过试用期就开除,公司战争随便出一招,你在中间成了炮灰,尴不尴尬?

报复性挖人这种事儿,我见得多了,不过就是几倍工资,撬走对手一个核心leader,真的划算。

钱很重要,但不是所有的钱都能安稳到手。

社会水很深,警惕钓鱼。

6

在日本有一个词叫“情报弱者”,是说丧失了自主搜索信息能力的人,而“情报弱者”在现在这个时代满地都是。

你看着他们好像很惨的样子,每天都在抱怨自己生活不如意,但生活到底该怎么如意,他们其实根本不在意。

他们就是想要靠抱怨来抒发一下内心无处安放的憋屈,然后该咋的还咋的。

收集情报,思考分析,太累了,不干。

还是抒发情绪冲冲冲最爽。

是,爽。

但意义是啥?能不能多思考一下,让自己可以长期爽呢?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很有道理?

大家要学会主动搜索信息。

在和资本搏斗的过程中,“韭菜”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资产问题,而是信息问题。

别一看见搞钱就想冲冲冲。

先锁定自己想要前进的方向,把这个方向上的信息都搞透,在局部地区获得信息优势,让自己能反过来占资本的便宜。

就像你以为你在大厂工作获得的能力真的重要吗?不,很多大厂员工的工作能力是有平台加成在的,离开成熟的平台未必能发挥作用。

真正重要的只是你在这公司工作过的事实。

资本要你的劳动力,你就去蹭资本的附加值,从资本身上捞到自己想要的标签,然后卖掉这些蹭来的附加值,这才是搞钱的正道。

在日本动漫《赌博默示录》里有一句话:“在人生的岔路上总是将判断交给他人,随波逐流地活着,这样的傻瓜无可救药。”

你是要做这样的傻瓜,还是要自己掌握胜算?

寻找信息,做判断,承担后果,牺牲短期收益,一定都是痛苦的。

但不痛苦,凭什么是你?

代价是什么呢,朋友?

为何有的职业后期不给力

1

很多在职场拼搏的朋友对于年龄的感知是越发担心的。尤其之前很多人在传35岁是个门槛,这让很多接近这条线的朋友没有安全感,每次公司招了新人,都很担心自己被取代。

虽然说出来很残酷,但这的确非常现实,并不是所有行业都是年龄越大越吃香的。

有些职业的价值在短时间内飞快地爆发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价值开始逐渐衰减。

到了一定年龄,人的经验虽然在增加,但身体确实是扛不住,无法高强度熬夜,经不起折腾,这些都是人体的自然规律。

而对一个企业来说,所有员工本质上都是工具人,都是零件,并不是工作时间越久就越重要,而是需要员工持续不断地产生价值。坦率地说,就是性价比。

当新人的性价比高于老人的时候,企业是不留情面的。特别留情的企业,要么本身就是垄断,要么不需要赚钱,要么已经挂了。

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让你去管理一台机器,你发现一个齿轮磨损了,这个时候最优的选择当然是换一个新的零件,而不会去考虑旧零件被换下来以后会面临什么处境,即使这个零件曾经帮你产生了很多效益,但不行就是不行了。

这很不近人情,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追求利润,追求性价比,这才是企业永远的行动纲领。

而对企业来说,一个大前期职业,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就是快速榨干,然后抛弃。

所以今天,我想简单谈谈为什么有的职业是前期,越老越不值钱;有的职业是中后期,越老越值钱。

有些话可能说得比较直接,但我觉得不说直接点就没有意思了。

及早放弃幻想,不要相信公司是家,给自己准备第二条路才是王道。

2

前期职业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市场需求的极度不稳定性,供需容易出现大量变动。

这既是因也是果,在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必然会享受到职业溢价,也就是高工资。

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前期行业,在行业发展的早期,有大量的市场可以开拓,涌现了大量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各种概念、各种赋能、各种烧钱,做的是增量市场。

在增量市场上,企业需要大量的员工来开疆拓土,并且那个时候同一个领域往往有多个公司在竞争,每家公司都觉得自己才是未来。

有时候高价招聘,甚至是一种防守策略。

讲白了就是有些人我不是很需要,但我更需要我的对手得不到。

这是溢价的起源之一。

另一个起源则是烧资本的钱不心疼。

一方面供不应求,一方面市场涌入了大量的热钱,企业也给得起钱,这就造就了互联网行业远高于其他行业的起薪。

但是在单一领域活下来的企业就那么几家,而从倒闭的那些公司离开的程序员只能再次投入就业市场。

与此同时,市场上还有大量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涌来。

人才供应链的逐渐完善是互联网从一个新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但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少,等到新市场被分割得差不多了,开始做存量的时候,大家忽然发现,市场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程序员。

程序员这个职业和老师、医生这样的典型后期职业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同一家企业对于程序员的需求是不稳定的。

刚需不一定能产生溢价,但一定非常稳定。

医生治好了一个病人以后并不会说就没事可做了,因为永远都会有新的病人,而老师虽然教完一届学生以后又在重复,但永远都会有孩子长大需要上学。

不需要换医院,不需要换学校,永远有新的需求需要执行。

人一定会得病,大部分得的病不会差很多。

而相比之下,对程序员的需求是由公司有没有新产品的开发计划来决定的,做新产品的时候可能需要一百个程序员来开发,但是做完了以后平时只需要五个程序员来维护就够了。

那剩下的九十五个程序员怎么办呢?

有人可能会说,即使暂时用不到,但是可以留着到开发下一个新产品的时候再用。这种想法很天真,要知道,很多互联网小公司其实就指着几个项目吃饭,一个项目完了以后未必还能有开发下一个的机会,不节约成本说不定明天就倒闭了。

即使到时候又需要人了,直接招新人不香吗?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上,越晚招人的性价比其实越高。

永远会有新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他们可能没什么经验,可能技术一般,但是他们要的钱少,身体好,能熬夜,听话,好管理。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排除掉感情因素,你也会用这种性价比高的新零件换掉旧零件。即使旧零件上满是为了公司业务才生出的锈痕,但生了锈的零件,也确实不好用。

不光是互联网行业,其实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存在用新人换掉旧人的问题。

这一点都不温情,但很现实。

现在的问题是,绝大部分人并不是那个管理者,而是那个可能被换掉的零件。

不管你现在是新还是旧,都必须提前为你的未来考虑。

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为自己考虑。

3

前期职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替代性强,属于劳动密集型工种。

虽然程序员一开始的确是高技术工种,但这其实是时代原因,就是20世纪国内根本就没有互联网行业,能接触到计算机的人非常少,所以物以稀为贵。

而从实际情况来讲,程序员反而是特别容易培养的低门槛行业。那些学费几千块的计算机培训班,九块九的网课,只要脑袋不傻,学个一年其实就能应付最基础的业务需求代码。

当然,稍微复杂的需求和架构优化以及算法肯定做不了,但大多数公司也不需要程序员做这些。

甚至很多程序员的日常就是google+git,然后ctrl C+V,改改参数,调调接口,写写文档,就好了。

当然,低门槛不代表低上限,往往越是低门槛和速成的行业,能脱颖而出的越是大牛,比如销售,看似谁都能干,但能干好的绝对不是一般人。

但是对这个行业里最广大的那批普通从业者来说,如果没有了个人经验和技术的优势,那么身体素质随年龄的衰弱,就会直接降低自身对企业的价值。

更何况,现在其实已经不需要程序员来从零开始写代码了,客户的很多需求都是模块内的,直接调用现成的代码就可以了,而那些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经理抽风在半夜新开的脑洞,这些不困难但是烦琐的东西,才是现在程序员的主要工作内容。

对这种活儿来说,工作经验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能熬夜,反应快,脾气好,才是核心。

个人水平的差距在被黑箱无限拉平,体力反而变成了主要的竞争力。

技术工种到最后拼体力,只能说明技术本身没有那么高的门槛。

为什么大前期职业体力一旦跟不上就会迅速贬值,而像老师和医生这样的大后期职业反而会年纪越大越吃香?其实关键就在于,体力的下降会对你的产出效率造成多大影响。

比如说程序员的很多工作内容,谁来做其实都差不多,那么谁能单位时间产出更多,每天花更多时间在工作上,其实就直接决定了他的价值。

大前期职业之所以是大前期职业,就在于这些职业到最后往往会变成拼体力,但人老不以筋骨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的体力都在衰退。

而对大后期职业来说,体力虽然也很重要,但主要的竞争点并不完全依赖体力。

名医强在能够把一个患疑难重症的患者治好,而不在于同时治多少个病人。

名师同时教的学生越多,效果同样会越差,一对一教学才是效率最高的,而这对体力的要求并不高。

所以对大前期职业来说,年龄是减量;而对大后期职业来说,年龄则有可能是增量。

菜越新越鲜,酒越陈越香,道理不复杂。

4

大后期职业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这些行业都是发展得相对成熟的千年行业。

成熟就意味着达到了一个稳态,社会对它们的定位,其从业者在各个时期能获取的酬劳,都是相对稳定的,不存在像互联网行业这样存在大量波动,几年上天几年入土的样子。

新行业有新行业的优势,先入场的人薪资高,待遇也高,因为从前没有这个行业,所以从业者少,市场大,大家都在抢人做增量。

但是一旦行业进入稳定期,开始做存量的时候,一切就会回落到正常水准,而且对人的需求也会减少,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对老员工挑挑拣拣。

相比之下,传统行业本身已经破灭过,现在已经没有容纳泡沫的空间。

另外,这些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相对的瓶颈阶段,在短时间内并不会突飞猛进,导致从业者的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

医生再怎么样,也是治这些病。老师再怎么样,也是教这些内容。

但是互联网不一样,这个行业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经验丰富有时也意味着落伍。

有得就有失,有利就有弊,这也是一种圆满。

此外,并不是说传统行业都是大后期,老师和医生这样的职业之所以能够后期发力,是因为这样的职业吃的资源多,越到后期替代成本越高。

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医生,需要经历多少病人?要锻炼出一个经验丰富、熟悉学生心理的老师,要教多少学生?

这些职业不能速成,也很难低成本重复,他们的工作经历,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复制的资源。

说得严肃一点,医生的经验都是用一个个患者的疾病喂出来的,想速成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光是找到这么多患者就是极为艰难的。

飞行员为什么宝贵?就是因为培训成本极高,使得飞行员的价值甚至超过等体重的黄金。

这个道理其实适用于任何一个职业,甚至任何一个个体——你吃下的资源越多,要替代你的成本就越大,你就越有价值。

也许你做不到让别人非你不可,但是你可以试着让自己变得一旦离开,别人就会损失惨重。

5

当然,我并不是在说程序员不好,更不是说互联网不好,我自己就是互联网从业者。

在我看来,互联网已经是当代最好的行业之一了,即使把因为时代而覆盖的那层滤镜去掉,挤掉泡沫,互联网这个行业依然存在大量给年轻人逆天改命的机会。

而程序员这个职业也是一样,大前期职业本身并不是一个劣势,程序员收入的起点就是某些其他行业的天花板。

能用二十年的时间,赚到其他职业一辈子都未必能赚到的收入,这其实很幸运。

问题不在行业,在于从业者的思维。

很多互联网从业者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占了职业的便宜,还以为这辈子都能拥有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收入水平,于是养成了把后半辈子的钱也一起花掉的消费习惯。

他以为自己的人生是一柱擎天,但其实只是抛物线。

本质上,这才是很多人陷入中年危机的根源。

所以,无论你是已经工作了还是正在选择以后的职业道路,想要降低中年危机的风险,都可以考虑一下这些问题。

假如已经进入有泡沫的新兴行业,就在这个红利期多赚钱多存钱,不要养成高消费的习惯,以免泡沫消失后接受不了落差。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多吃资源,增加个人价值,提高企业的替代成本。

比如有公派学习的机会,就去努力争取,好好学。

每次吃到的资源,都是在增加你的独特性,把你从一个普通的、随处可寻的零件,变成不那么好找替代品的高价值零件。

虽然还是零件,但中枢轴承的待遇和外围齿轮的待遇终究是不一样的。

资源是有限的,你多吃一口,你的潜在对手就少吃一口。

有时候社会竞争的本质逻辑,就是比拼谁能在短时间吃下更多的资源,然后快速消化,再去抢更多的资源。

这是一个吃得快跑得快的游戏。

6

最后,保持嗅觉,持续学习,因为以上这些其实都不是关键,即使做到最好,也人算不如天算。

很多中年失业的人最终的归宿只有人脉变现,就是去卖保险或者做微商,这没有任何问题,只要是用自己的努力去对抗生活,都值得尊敬。

但毕竟这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而如果你有存款,在面临危机的时候至少可以有一段时间缓冲。

保持学习和进步的习惯,则可以让你在前路不通的时候有机会找到新的出路。

我的建议是,要知道自己的职业是前期职业,所以要趁年轻的时候多存钱,降低物欲,增加抗风险能力。

然后也不要急着让家人全职在家,不管怎样也要有个双保险在。

这真的不是杞人忧天。

我们不能决定命运要用怎样的姿势对我们下手,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人生的大后期到来之前,挣扎得不遗余力。

时刻保持警惕,时刻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不要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

然后去爱这个世界吧。

>